從政策環境、體制環境、社會環境、技術環境四個方面的影響來分析,未來中國電子政務的發展,整體上用10個字概括:整合、互聯、共享、重構、效率。整合是指對已有電子政務系統要深入整合,實現重點業務領域的跨部門協同。互聯是指克服條塊分割、信息孤島,加快實現互聯互通。共享是指在整合、互聯、協同的基礎上,提高資源共享的水平。重構是指按照政府組織體系的調整,重構一些重大綜合應用項目。效率是指提高電子政務的應用服務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率。
當前,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正處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。兩化融合、大部制改革、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對電子政務建設正產生影響。在這種新形勢下要切實搞好電子政務建設,就更加需要大力推行電子政務創新。2010年是全面完成“十一五”規劃目標的決戰之年,也是制定“十二五”發展規劃的關鍵之年。下一階段,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應進一步完善電子政務領導協調機制,深化投資體制改革,完善工程建設管理機制,引入市場機制,探索新型電子政務運營模式。
按照國務院制定的5年發展規劃,我國政務信息化的任務主要集中在以下7個領域:一是大力推進政府業務的應用建設。具體包括政府機關內部的應用系統建設,公文、信息無紙化傳輸系統、多媒體應用系統以及辦公決策服務系統建設。二是加強政府辦公業務網和辦公業務資源網網絡建設。三是籌建辦公業務資源網及政府公眾信息網政府網站。四是建立和完善共享信息資源庫。五是做好計算機網絡安全保密工作。六是加強對公務員的培訓工作。七是抓好與系統建設和應用相關的法規工作。
按照我國的國情,電子政務的應用主要集中在5個領域。一是政府為社會提供的應用服務及信息發布。包括:通過政府網站發布信息,提供查詢;面向社會的各類信訪、建議、反饋以及數據收集和統計系統;面向社會的各類項目申報、申請;相關文件和法規的發布、查詢;各類公共服務性業務的信息發布和實施,如工商管理、稅務管理、保險管理、城建管理等。二是政府部門之間的應用。包括:各級政府間的公文信息審核、傳遞系統;各級政府間的多媒體信息應用平臺,如視頻會議、多媒體數據交換等;同級政府間的公文傳遞、信息交換。三是政府部門內部的各類應用系統。包括:政府內部的公文流轉、審核、處理系統;政府內部的各類專項業務管理系統,如日程安排、會議管理、機關事務管理等;政府內部面向不同管理層的統計、分析系統。四是涉及政府部門內部的各類核心數據的應用系統。包括:機要、秘密文件及相關管理系統;領導事務管理系統,如日程安排、個人信息;涉及重大事件的決策分析、決策處理系統;涉及國家重大事務的數據分析、處理系統。五是政府電子化采購,即政府電子商務的運用。
要實現上述目標,在推動政府信息化的過程中,必須創造電子政務的體制條件,不斷推進行政體制改革。
第一,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,定位政府的角色,減少政府不必要的干預。第二,按照發展電子政務的要求,整合行政組織,深化政府機構改革。第三,對現有的行政流程進行改造,使政府管理和服務更加“簡便、透明和高效”。